|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Whenever you search in PBworks, Dokkio Sidebar (from the makers of PBworks) will run the same search in your Drive, Dropbox, OneDrive, Gmail, and Slack. Now you can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herever it lives.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07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2 years, 8 months ago

本週主暊: 圖驣與藝術

 

 

 

The history of tattoos - Addison Anderson

https://ed.ted.com/lessons/the-history-of-tattoos-addison-anderson

 

 

 

 

 

 

台泰攜手原民刺紋文化 曼谷登場

https://www.msn.com/zh-tw/video/watch/%e5%8f%b0%e6%b3%b0%e6%94%9c%e6%89%8b%e5%8e%9f%e6%b0%91%e5%88%ba%e7%b4%8b%e6%96%87%e5%8c%96-%e6%9b%bc%e8%b0%b7%e7%99%bb%e5%a0%b4/vi-AAEp2PS

 

 

The Formosa 福爾摩沙 台灣原住民文化 畫出福爾摩沙的人文風情 紀錄片 21分30秒

https://www.bing.com/videos/search?q=%e5%8f%b0%e7%81%a3%e5%8e%9f%e4%bd%8f%e6%b0%91%e8%ba%ab%e9%ab%94%e8%a3%9d%e9%a3%be&&view=detail&mid=1254D45C0C4D7554F2361254D45C0C4D7554F236&&FORM=VRDGAR&ru=%2Fvideos%2Fsearch%3Fq%3D%25e5%258f%25b0%25e7%2581%25a3%25e5%258e%259f%25e4%25bd%258f%25e6%25b0%2591%25e8%25ba%25ab%25e9%25ab%2594%25e8%25a3%259d%25e9%25a3%25be%26FORM%3DHDRSC3


 

40884235i 華語112 徐宇潔

  1. 原住民的命名: 我認為台灣政府和當前社會對於原住民改為或將新生兒以原族傳統方式命名普遍都是持鼓勵的態度。用族名也能增進原住民族對自身族群與文化的認同感,像我高中的幾個原住民朋友都會一臉驕傲地向我們說他們的族名,頗以自身出身自豪。但這樣的政策也非沒有弊端,我身邊就有認識一對夫妻,兩夫妻只有妻子具有原住民身分,於是為了讓他們的女兒未來好升學而讓她從母親的族姓。當姓名與利益搭上關係,族名似乎也因此蒙上了一層灰。民間也可能因此對原住民改姓有反彈聲量。
  2. 原住民的土地: 關於這一點,政府從好些年開始就有著手規畫要將部分土地劃給各原住民族,但始終與原委會談不攏。要知道台灣是座面積不大的島嶼,若原委會那方堅持畫拉走幾乎半座島嶼,那想當然會談崩。但我想或許雙方能各退一步,如由政府領頭劃分區域給各族成立另類的自然保護區,在保護區範圍內可建立各族的傳統部落以傳承文化,但前提是要兼顧自然且向外開放。這樣既能維護生態又能向其他族群展示原住民族的獨特性。雖然不能完全兼顧原住民族的土地正義但也許能稍稍緩解彼此緊張的情緒。
  3. 平埔族正名: 平埔族漢化程度太深,現在要想追溯血緣實在有一定的困難性,也許你我身上就留有平埔族的血液,所以對我來說這個議題看上去就是個假議題,感覺上是社會上某部分人看上原住民族在台灣能擁有的各樣特權在眼紅罷了。

  4.  

 

華語系112級   黃鉫淇   40884253I

台灣人的命名文化與其他地區都相同,他們認為尊重生命就該從尊重名字開始,同時也相當重視命名的方式、階級象征和規則。台灣原住民命名文化不只是辨別符號,更代表著自我認同,名字雖不是核心部份,卻是命名背後象徵意義,引領台灣原住民那深入核心內部的歷史、當中的淵源與情感,進而鞏固族群力量。台灣原住民的命名與族群、山川、部落等的關係密切,且傳延著祖先對土地的信仰與智慧所累積的命名作為法則,背後也涵蓋著台灣原住民各族群內在的生命史與價值觀。

 


 


楊學聰 華語系112級 40884267I

 

原住民的族名

住民族名來由與家族、部落血脈相連,大部分族名命名方式為「個人名+父/母名」像是賽德克族的莫那·魯道(Mona Rudo),意指「莫那是魯道的兒子」,或是「個人名+氏族名(家族名稱)」,另外也有族別的命名方式與房屋名、後代子孫繼承有關聯。 

 

土地權是什麼東東?

幾世紀前,大文明古國還未發現世界各處角落,或者連自己“國家”因為當時地理相關科技不發達而分不清所劃分界限,或者因為當時的社會制度還未發達而導致當時土地制度不同。。。等等。總之,現在的情況與以前不一樣,造成現今導致土地糾紛。確實,在別人的土地上未經允許登陸是不應該的,但當時根本就沒有正式的規矩,只能靠當時人們的道德思想去辨別妥與不妥。現在我們應感謝有了民主制度、有了法律,以及更重要的,大致上民眾的道德觀念比以前進步。所以無論如何,我相信我們可以以百折不撓的態度,用文明的方式解決問題。

 

改名回歸原住民身份

現在台灣原住民所能享受的各種利益逐漸增加,導致過去被漢化的“原住民”也想討回他們“原有的”原住民身份。人們往來就已經有為了利益而更改身份的現象。就移民看來就很多。哪個國家的人民看到遷往外國有利可圖,或者看到自己在國內看不到有好的發展,就願意放棄原有的國籍,成為了“叛徒”或者“難民”。但有些人承認自己原本就有原住民的身份,卻沒有足夠的證據,或者換句話說,我們要如何驗證?


 

陳偉青 華語系112級 40884250I

原住民各族有不同的命名方式,通常名字所代表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期許,因此名字所用的字帶有良好的特質。名字是家人們對於自己所賦予的期待,對於自己的名字會有認同感,會想努力變成那樣的人。而自己名字後面冠上的是父親名字,所以介紹自己的名字時,等同是將自己家族也介紹給別人知道。政府強制要原住民冠上漢名漢姓,很多人的名字由於家長不識字,變成是戶政事務所取的,本來的原住民名字就這樣沒入漢名之中。我覺得有一點可惜。

 


洪毓屏 華語系112級 40884239I

 

平埔族是否應該恢復身分 爭議點為他們已經漢化了 還須保護他們文化嗎? 但平埔族說因為歷史上不可抗力之因素而導致他們被漢人同化根據台灣官方資料:「熟蕃(平埔)」族群世居平地,漢化程度深,和其他原住民族相較,不易和漢人區分,而且政府過去辦理「平地山胞」登記時又多未申請,因而未獲法律承認原住民身分,但自20多年前,基於自我認同之價值觀,即已開啟各項文化振興與族群正名運動。我認為因歷史上平埔族被迫同化固然很無辜不過若他們想要申請正名以得到一些權利即便漢化程度深文化遺跡難以找尋還是必須要找出一些證據或史料或者必須做文化的妥善保存及推廣。

 


 

40684246I 華語110 陳立仙

 

對於台灣原住民我第一次開始接觸與了解是魏德聖導演所拍攝的電影「賽德克。巴萊」,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對於原住民在現代生活中已經很少去特別去注意或深刻了解其族群的差異,不論是平埔族也好、阿美族也罷,我們都只會統稱為原住民族群而已,不會特別深刻的知道其生活文化背景的差異,然而對於原住民不同族群而言他們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習俗是大不相同的,但他們又不能讓人去深刻了解,最主要原因在於人都是自私的,只在乎自己所想要知道,不然根本不會管你是哪一個族群,就如我們在國外也會被統稱為黃種人或華人,不會管你是否是台灣的一樣,又或者說如西方國家的人,我們也分辨不出他到底是美國人還是歐洲人一般,這就讓我想到同化的概念,在「賽德克。巴萊」電影中也有提到過日本同化政策,至今都是有影響的,有時候會看到明明是台灣人,土生土長的但自認為自己的祖先是日本人者,當然我並沒有任何其他含義,只是想說現代社會的地球村概念也是在進一步的同化著我們所有人,然我們不分國界種族等,原住民亦是如此,有時為了得到社會的福利,原住民們不得不改漢姓等,一代代過去以後也許他們的後輩都已經忘記自己祖先是原住民的身分,以為自己就是漢人等。


 

 

40585231I 呂景康

台灣原住民擁有著這篇土地的權力,因此為了社會的安定繁榮台灣政府給與他們額外的權利作為得到他們土地的補償,算是一種歷史遺留問題。老師在課堂上也有提到過世界各地不同政府對待原住民的的方式,是一種歷史補償。但我還是依然覺得這種補償違反了人皆生而平等的原則,正如原住民土地的所有權也是來自於征戰以及戰事等等。為了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給予補償當然合理,但這種特殊的權力不應該被繼承,因為只會帶來新的結構性問題。

 

40684228I 華語112 陳品妤

關於原住民是否要改回原有的原住民名字,我認為改與不改各有優缺點,改回原本名字也許會增加原住民年輕人對族群的意識與凝聚力,但為了政府推出的一些原住民優待政策而改名的依然大有人在,不是因為族群認同、不是因為愛著自己原住民的身分,而只是為了減免學費、考試加分、保障升學名額,這樣的改名並沒有意義,尤其是平埔族,雖然他們的文化被迫消失是一件眾所皆知且令人悲痛的事,但已經幾乎消失殆盡的文化和族群意識真的還能稱為需要被保護的原住民嗎?也許政府再不更改政策,讓這些特殊待遇的門檻仍然如此低,只會繼續加深漢人與原住民的誤會。

 

40884260I 華語系112 王玉翠

臺灣原住民族命名文化雖視各族群迥異而有所差異,不過一般普遍自出生即實施其命名行為。與其他地區相同,他們認為尊重生命從尊重名字開始,也相當重視包含命名方式、規則、階級象徵的命名文化。臺灣原住民族命名文化不只是辨別符號,更代表著自我認同,而於已命名為主的族群認同中,名字雖非核心部份,卻已命名著背後的象徵意義,引領臺灣原住民族深入核心內部歷史、淵源與情感,進而鞏固族群力量。

 


40684262I 華語110 黃美欣

 

原住民是否要改回自己的名字應該有他們自己來決定,現在很多原住民都會因為辦理手續繁複而打消念頭,而且有些人也認為漢字時常無法正確表達原住民族傳統姓名的真正發音,甚至可能會因為字面意思而鬧出笑話,因此都不會想去改回傳統的名字。另外,好處則是可以讓他們了解到自己名字的真正意義,追溯會他們原本的族群、部落,讓這些傳統的文字與文化可以繼續保留下去。

 

 

40884240i 華語112 郭芳妤

台灣原住民族的命名與其族群、山川、部落等關係密切,其中不只包含家人們對於孩子們的期許,延續著祖先對土地的信仰與智慧所累積的命名法則,背後更涵蓋了台灣原住民各族群內在的生命史與價值觀。我認為交還原住民族的命名權,不僅代表了台灣對於多元文化的尊重,也可延續傳統文化。然而,現今的政策配套失當以及環境友善程度不佳,導致雖然台灣戶政已開放原住民族人可選用傳統明作為本名,使用漢名登記戶籍的比例卻仍然為高。這點是台灣政府仍須改進的部分。

 



40684209I 華語110  潘泓彣

對於原住民族是否要改回族名,作為國民身分證上的名字這個議題,我認為這其中有利有弊,可能需要看當事人的需求決定,我們如果是局外人,相較之下可以要求政府開放這項權利,而不用多發表無關的意見。當然,現在已經開放了,但就我所知,也不是所有原住民朋友都立馬改回了自己的族名當身分證上的名字。有些人覺得麻煩,畢竟改了名字等於很多跟銀行、郵局的往來文件都要重辦,甚至有朋友跟我說他覺得改了之後,用漢字表達的意思反而變得很奇怪。所以我覺得我們可以盡可能給予他們自由的取名空間,但不一定要硬性要求他們全改或是都不能改就好。

 


40884243I 華語112 何小玲
台灣原住民的人名複雜且多元,依不同族群的社會狀況與歷史背景而有所差異。
台灣原住民族命名文化豐富多元,不同命名方式,呈現出不同的歷史淵源與脈絡,然而在納入國家體制的過程中,各種不同政權均無視原住民族的社會維繫與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問題,視原住民為國家邊緣、落後之異類人民,我們可以由歷代不同時期深具貶意與歧視的集體稱謂中看出。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