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本週主題: 生計

 

 

 

Making Stone Tools

Nicholas Toth shows how early humans made stone tools that were simple but effective. Created by Big History Project.

https://www.khanacademy.org/partner-content/big-history-project/early-humans/ways-of-knowing-early-humans/v/bhp-making-stone-tool

 

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and natural selection

Introduction to how groups of organisms evolve and how natural selection can lead to evolution. Created by Sal Khan.

https://www.khanacademy.org/science/high-school-biology/hs-evolution/hs-evolution-and-natural-selection/v/introduction-to-evolution-and-natural-selection

 

Organizing paleolithic societies

How did people live, survive, and thrive in the Old Stone Age?

https://www.khanacademy.org/humanities/world-history/world-history-beginnings/origin-humans-early-societies/v/organizing-paleolithic-societies-video

 

 

Human evolution overview

From the extinction of the dinosaurs to humanity. Created by Sal Khan

https://www.khanacademy.org/science/high-school-biology/hs-evolution/hs-evidence-of-evolution/v/human-evolution-overview

 

What is ECONOMIC ANTHROPOLOGY? What does ECONOMIC ANTHROPOLOGY mean?

https://youtu.be/XakpJhTulvU

 

什麽是「禮物經濟」?—艾勒克斯·詹德勒 (Alex Gendl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axjxICgahc&feature=youtu.be

 

Economic Anthropolog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f4A_YsgBdw

 

An Introduction to Karen Ho's Liquidated - A Macat AnthropologyAnalysi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AnnZU2D1GI#action=share

 


本週作業:

觀賞禮物經濟影片,並寫出你心得。


心得 40884235i 華語112 徐宇潔

 

        由影片我們可知禮物經濟的背後蘊含著互惠、展示財力、為贏得社會聲量、期望透過送禮得到獲禮者的某樣東西等多種意涵。

         結合現代社會,台灣的政治人物每到選前總會發放一些衛生紙、口罩、香皂等民生用品給選民這何嘗不是一種買票呢?像今年年初因修了您開的一門選修「語言與文化」而有幸參與了一場蔣萬安舉辦的造勢,尤記得舞台上的蔣萬安賣力地講述他的政見,台下的爺爺奶奶們卻不是專注地在吃拿來的食物就是在排隊拿食物的隊伍當中。那些政見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拿人手短,吃了這些好料到時候要投誰消化過後的食物自然會說與他聽。

        此外,我們也能常常透過新聞看到某某企業家、藝人或政治人物捐了多少財物給公益團體,他們是真的那麼有愛心嗎?少數或許是吧,但多數都是為了買一個「公益」的形象。這個形象對他們有什麼好處?消費者會更願意購買他們企業的商品,相信這樣能間接幫助到他人,藝人方面則會因爲這樣的正面形象而獲得更多粉絲從而取得比捐出去的錢更大的利益(粉絲多意味流量大,代言和資源自然源源不斷),政治人物則能獲取更多選票。

       那麼這個世上有沒有「單純」的禮物呢?父母的生日禮物?在我眼中也是一種帶有交換概念的禮物經濟,只是他們要換的東西比較純粹吧,一份蘊含愛的禮物,想要換到的也是我們對他們的愛。


心得 40884250I 華語112 陳偉青

 

在影片中我可以了解禮物其實在舊社會以有很多不同形式展現,禮物是必須要償還的,而且不償還會受到處罰和社會壓力,且禮物的償還要送比原來的禮物更貴重以表自己可以居上風和地位的展現,此時收禮和送禮的角色又交換了,地位會一直互相轉變,關係是很曖昧的維持下去,而舊社會的人際關係也是這樣維持下去,台灣傳統社會鄰居都會藉由送菜或是材米油鹽來互相交換,例如今天不夠哪樣原料那隔壁鄰居借一下,下次對方有需要也會給予幫助,禮物的時間償還並不一定要立即性的,延後償還是一種關係的持續。

 

在現在的資本主義時代,金錢可以交換一切物品,我們似乎不需要承受如此的傳統壓力,任何東西都是以交換來進行,但是過年過節的送禮卻也是回到傳統社會的基本原型,總使現代的禮物都是用金錢購買來送給他人,但送的東西的價值高低,也是展現和收禮者的關係與為往後利於自己利益的考量。禮物的給予是一種建立自己人際關係的方式,回禮更是一門學問,我思考到當我們收到禮物時,是開心我喜歡這個禮物還是這個禮物有什麼力量讓我開心,莫非禮物帶有什麼力量,讓我們之後必須回禮。禮物的給予和接收是一種義務和借貸關係,他人送禮給我,其實是一種把帶有他的人性的禮物託付給我,將來我勢必要把帶有送禮者人性的禮物償還回去,未必是同一樣東西,這樣東西可以是任意的。

 

我思考到過去有個人情味在傳統社會交換著,對於現在社會確實缺乏交換的形式,因為有共同貨幣可以進行買賣,那種禮物交換的信用已經沒有那麼強烈,難道現代以經濟社會為社會行動的方式就不是交換禮物的形式嗎?只不過是以舊社會的模式為基礎加以改變,本質依舊存在,禮物所帶有的宗教性儀式已經是種成對他人的尊重與禮貌。

 

心得  40884253I  華語112  黃鉫淇

    從石器時代開始,人們便懂得以物換物的道理,以自己有的東西去跟他人換去自己沒有的東西。那這樣的形態是在貨幣也就是錢幣還未被發明或者被統一的時代就已經存在了,這個叫做物物交換。古老的時期,人們還不懂什麼叫價值,何為高價,何為底價,所以他們不懂得計較,只要可以換到自己要的東西就滿足了。但到了後來,人們開始使用貝殼做交易,再後來貨幣出現,就開始了等價交換。人們開始懂得東西換錢的原則,開始懂得計較,凡事求個價格,值不值得。因此等價交換就流傳到了現代。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個道理人人都懂。那這影片也告訴了我另外一個道理,就是天下沒有白送的禮。這就是等價交換的一個原理。送禮,就是一個循環,這現實的社會里,已經很少人會平白無事就送你東西了。今天有人送你禮了,其實就會希望得到某些回饋,無論什麼都好,但又不代表每個人都是這樣,只是很多人都會去利用這一個道理來協助自己達成某一個目標。

最能展現這個現象的就是如今的商業市場,比如商家一開始營業的時候都會送很多的贈品的顧客,那其實是他們想討好顧客、建立品牌形象或是提高知名度的做法。還有個例子,就是大選前,競選者為了提高聲望,都會想盡辦法討好民眾。所以我認為事出必有因,很多時候收人禮物的時候也想想為何他會送你,當然我不是想得這社會都變得這麼陰謀論啦。但這很意外的讓我聯想到,養兒防老的這句話,這應該可能也是為何我會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原因吧,所以父母既然為我付出了這麼多,所以日後定要讓他們覺得這筆投資物超所值才行。

 

40684251I 華語110 高子惠

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知道禮物經濟的存在意義。在一個商業化的社會,人們會送別人禮物除了表示尊敬還有一些涵義(如:社會地位、文化、個人表達等),而禮物經濟的歷史來源要從很久以前說起。古時候人們

會拿家裡的物品跟別人交換(做交易)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當時人們不懂價值的定義,也不知道高價和低價,因此那時沒有使用錢的存在。然後,到了後面人們開始用貝殼做交易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那時人們已經大概知道以錢換物的原則,因此人們把貝殼換成金幣做交易,並在物品上定了物價,而這個交易行為就這樣一直流傳到現代。我認為"送禮"這個儀式會不斷地循環,另外不管送禮有沒有目的性、文化性等,它是一個混重要的社會溝通工具。

 


楊學聰 華語系40884267I

禮物經濟:回應

 

禮物經濟那當然會對整體的經濟來說是好的。我自己也有所觀察此種現象。人家願意跟我們買大量的產品,用商人的邏輯,我們應該在原本的交易外,也很樂意地另給顧客別種利益,來吸引顧客再來光顧。輪到我們需要他們時,他們會記得我們給予的禮物,也會樂意照顧我們,以此達到雙贏。以禮物經濟達成生意上的好關係,難免會發生,我也不會有任何意見。但是,若此種觀念被用在私人關係的形成,未免太過虛假、不真誠,甚至若人家發現自己被這樣對待,會認為對方沒有誠意,反而毀壞了關係,但我看有些人還是比較能接受。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應該是這樣,禮物經濟會損壞“關係”應該有的、真實的意義。

行為就這樣一直流傳到現代。我認為"送禮"這個儀式會不斷地循環,另外不管送禮有沒有目的性、文化性等,它是一個混重要的社會溝通工具。

 


心得   40684209I  華語110  潘泓彣

有句老話叫做「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而「禮物經濟」則是告訴我們「天下沒有白收的禮」。從石器時代開始,所有的交換、無償贈與、情義相挺都有其背後的意義,到了現代也是一樣,只是由於貨幣經濟盛行,那些「禮物」都有了較為明確的訂價。然而,我們看這件事的時候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微觀。

就像當你數學作業寫不出來的時候,用哀戚又楚楚可憐的眼神看向同桌的學霸求借作業來抄的時刻,你與他之間的人情債就欠下了。可能下次經過福利社時,你會良心發現順手買個奶凍或捲捲送他當回禮,或是你會很講義氣地(很等價地)幫他掰他卡關已久的人社班社會學閱讀心得作業。都行都行,而在這一來一往之間,你們之間的感情也會越發深厚。

這就是「禮物」所帶來的意義,由一層層的人際關係所組成,讓組織內部,不論是小型社區、校園團體、球類校隊、公司行號等等,羈絆變得越發堅毅的一種方式,這也就是為什麼互送禮物會產生團體感的原因吧。


 

心得 40884240I  華語112 郭芳妤

「禮物」,通常聽到這個詞我們都會直接聯想到「免費」、「贈送」等關鍵字,那為什麼免費的東西卻能構成一個經濟循環呢?一切皆是源自於人的天性,我們有道德良知,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因此在收禮後,便會習慣尋找購買更棒的禮物回禮。在古老時代,這個概念有點類似「以物易物」,但在這個有貨幣的現今社會,這些貨物流通便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經濟循環。在西方社會,每到了12月這個接近聖誕節和新年的月份,大家便會上街或上網採購給親朋好友的禮物,這個月份也因此成為了購物金、消費量最大的一個月份。由此可見禮物多麼重要,是維持人與人之間情誼的橋樑,其所帶來的經濟效應也不容小覷。

 


心得 40684246I 華語110 陳立仙

 

「禮物經濟」讓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們華人文化中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禮尚往來」的概念。雖然說禮物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第一,從送禮人的角度出發代表他付出了自己的經濟與時間,一般情況下都是想要得到回禮,不局限於實體,有時是精神方面、心靈方面等;第二,從收禮者的角度出發雖然禮物是免費的,但俗語說的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收了他人之禮物就代表著你要回饋給他所需要或者是等價超過其所收之禮物。人是群居的生物,禮物之間的互動可以很好的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也是一種人際經濟,這種關係會特別會表現在職場生活中。


 

 

心得 40585231I 華語109 呂景康
禮物經濟與自由經濟體系在我看來只是一張撲克牌的兩面,只是禮物經濟將市場自由經濟體系裡面所獲得的產品變成無形的人情債,社會地位等,我並不認為應該要與自由經濟體系區分。 實際上,禮物經濟過度信仰人的善意,就像共產主義一樣過度烏托邦了人心的善。因此我認為完全的禮物經濟無視人性,終將失敗,或變成披著禮物經濟皮的市場經濟

 

心得 40884228I  華語112 陳品妤

「禮物經濟」跟「分享經濟」的概念非常像,只差在「分享經濟」主要是指將「多餘的」跟別人分享,比如說多出來的房間或是多出來的食物,與其放著不用,不如將之拿來跟其他人分享;而「禮物經濟」則是著重在「把所有的付出都當作是禮物」,而不是投資或是交易。然而,大部分的人卻習慣將我們的付出當成一種交易;就算不是為了金錢,也是為了要獲得相等價值的回報。所以我們逐漸學會用最少的付出換取最多的回報、學會斤斤計較、學會將別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之前有看過一部影片,內容大致是愛與善的循環,當你幫助一個人時,他也會想把這份感動傳給下一個人,就這樣一直傳下去,總有一天會回到自己身上,我想這也是一種把愛當成禮物的一種禮物經濟吧!

王玉翠 華語系112

禮物本來只是一個免費的東西,也是讓收禮人開開心心的。但在禮物經濟中無前提的饋贈,不只是讓收禮人開心而使得收禮人自願回饋送禮人。其實在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免費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突然收到禮物,應該不是好事.

禮物經濟則是著重在   ”把所有的付出都當作是禮物”而不是投資或是交易。然而,我們大部分的人卻習慣將我們的付出,當成一種交易,就算不是為了金錢,也是為了要獲得相等價值的回報。所以我們逐漸地學會用最少的付出來換取最多的回報,學會斤斤計較,學會將別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有些人會將自己變成一個禮物送出去,不是為了希望對方得到什麼回報只是單純享受這個送禮物的過程,也許有些收到禮物的人會開始願意試著將禮物送給其他的人。

 


40684262I 華語110 黃美欣

禮物經濟是一個重要的社會體制,尤其是在我們的東方社會更是重要。人的心理一定是希望自己的付出也是能得到相等的回報,像是以前的中國官員,官階低的常常會送禮給官階高的官員,而他們則希望可以換來更好的禮物,像是地位與權力等。而我們現代人雖然常常謙虛客氣的說不用送禮,但礙於面子以及幾千年下來的傳統觀念,總覺得去拜訪人家不帶禮物是一件失禮的事情,而且當我們送出去禮物後,也會希望下次換別人來拜訪時也能給自己帶來禮物,取得相等的利益。

 


 

Lui King Hong said

at 4:11 am on Apr 26, 2020
Reply Delete

心得 40585231I 華語109 呂景康
禮物經濟與自由經濟體系在我看來只是一張撲克牌的兩面,只是禮物經濟將市場自由經濟體系裡面所獲得的產品變成無形的人情債,社會地位等,我並不認為應該要與自由經濟體系區分。 實際上,禮物經濟過度信仰人的善意,就像共產主義一樣過度烏托邦了人心的善。因此我認為完全的禮物經濟無視人性,終將失敗,或變成披著禮物經濟皮的市場經濟

 

 


王玉翠 said

at 1:59 am on Jun 1, 2020
Reply Delete

心得 40884243I 華語112 何小玲
禮物經濟的概念近似於共享經濟,差異在於共享經濟是把「多餘」的物品分享給他人,避免資源閒置造成浪費;禮物經濟是把自己擁有的一切當成禮物,不求回報地送給別人。一旦期望得到回報,禮物就不再是禮物,它不再是仁慈了,它成為貿易的產物。
禮物經濟的重點不在「交易」,而是「關係」。禮物經濟沒有預期的回饋對象與回饋內容,簡單說就是:每個人把自己與自己擁有的事物當成禮物,贈送給任何需要的人。生活中不乏禮物經濟的例子,像是讓座給需要的人、送禮物給朋友、扶老太太過馬路。禮物經濟就是把這些「善舉」、「親友專屬的行為」擴大到所有人身上,讓每個人都能從中受惠。我通常不送禮物,但是當我送禮物給我認為應該得到的人時,並不是因為我想要一些物有所值的東西。我只想讓他們開心,因為我喜歡他們,並且我希望繼續與他們在一起。